2019年报考指南
公办高校 国标代码:11654 湖北招生代码:4713
武汉商学院是一所公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有着50余年的办学历史和行业办学特色。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沌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学生近14000人。重点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学校建立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工商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烹饪与食品工程学院、机电工程与汽车服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3个教学单位。拥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实习实训基地、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3项,其中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8项,省级以上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7项。
学校现有教职工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博士学位教师占71%,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30%。有享受国务院和省市政府津贴专家11人, “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23人。
学校设有湖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马术)示范基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商业文化研究所、武汉旅游研究院、武汉马产业研究院、武汉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武汉流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茶文化与产业研究所等17个科学研究机构,及5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主办有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期刊《武汉商学院学报》。2015年以来,获批省部级项目32项,其中2018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全国教科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8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0余部;教师获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近200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教师先后主持、参与制定地方行业标准20余项;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发展应用型科研,承接横向科研项目130余项。
学校坚持互利共赢的发展方针,积极探索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合作,与20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组织师生参与过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运会、全国“两会”、上海世博会、武汉国际园博会、“汤尤杯”羽毛球赛、金鸡百花电影节等志愿服务工作,获得共青团中央颁发的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2019年,武汉市主办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其中,马术及现代五项两个项目是由我校承办。为此,我校新建符合国际比赛要求的游泳馆和驭马体育公园。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30余所海外高校或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等大学合作举办了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交换生等项目,共选派200余名学生赴国(境)外进行交流学习,开阔了学生国际化视野。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思路,努力建成特色突出、国内知名的应用型商科大学。
2019年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更好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 规范学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以下简称招生工作),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我校招生实际,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招生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公开录取,公平竞争,公正选拔。
第二章 学校校名、校址和办学性质
第三条学校校名为武汉商学院,上级主管部门为湖北省人民政府。
学校校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大道816号(邮政编码:430056)。
第四条办学性质:公办。
第五条武汉商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主管、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普通本科院校。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学校设有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和招生委员会,招生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招生工作的政策和法规,招生与就业工作处为学校招生工作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学校招生工作的组织实施。
招生与就业工作处联系方式:
1、联系电话:027-84791352、84791355
2、学校网址:www.wbu.edu.cn
第四章 招生计划
第七条招生与就业工作处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编制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主要依据学校发展规划、办学条件、生源状况、人才市场需求、学科发展等因素。招生计划经学校招生委员会和高考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报各招生省(市、自治区)教育厅批准。
第五章 入学考核
第八条报考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的考生须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第九条报考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各生源省份组织的专业基础课联(统)考。
第十条报考体育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各生源省份组织的普通高考体育专业素质测试。
第十一条除特殊注明的专业外,学校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第六章 录取规则
第十二条学校招生工作执行国家和各省(市、区)招生政策,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实行网上录取。浙江省按照新高考录取政策执行。
1、录取时,调阅考生档案比例以各省招办规定为准。在实行平行志愿原则的省份各批次和类别,调档比例按照1:1执行。
2、学校根据进档考生,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录取,即把所有考生按投档成绩排序,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并录取,先录取排名第一的考生,再录取排名第二的考生,依次逐个录取。对某一考生,先看其第一志愿专业是否录满,若未录满,则将其安排在该专业(因身体原因不适宜就读者除外,下同),若已录满,则看其第二专业志愿,若该专业未录满,则安排在该专业,若已录满,则看其第三志愿,如此类推。若考生所填报专业都无法满足时,在考生专业志愿服从调剂的前提下,调剂到其他未满专业录取,若不服从调剂,作退档处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未明确表示是否服从专业调剂的,视为服从专业调剂;所有专业志愿为空时,视为考生认可我校当年有招生计划的任一专业,在有专业志愿考生专业安排完后再进行专业分配,调剂到其他未满专业。
3、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填报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志愿的考生。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的学生入学后不得转换到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4、不限制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学校仅以英语作基础外语安排教学。
5、不设男女性别比例限制。
第十三条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按各省(市、区)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学校承认各省(市、区)组织的美术联考合格成绩及体育专业素质测试合格成绩。
第十五条特殊专业因岗位需要,对身体有如下要求:
烹饪、食品类专业要求学生无传染性疾病,女生身高152cm以上,男生身高160cm以上。
第七章 新生入学及其他
第十六条学生入学收费严格按照湖北省物价部门规定的标准执行。
第十七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进行全面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八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品学兼优的学生可参加“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特别突出的学生还可参加“国家奖学金”和学校“院长奖学金”评选。同时,学校还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第十九条家庭困难的考生可以申请生源地贷款。当年7至8月份,考生可以凭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和当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到当地市、县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第二十条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学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处负责解释。
2019年武汉商学院本科专业招生计划
备注:各专业招生计划及学费标准最终以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
2019年武汉商学院专科专业招生计划
备注:各专业招生计划及学费标准最终以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
2018年我校本科在各省录取分数线
2018年我校专科在各省录取分数线
2019年答考生问
问:学校办学性质、层次及招生批次?
答:我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院校(公办、二本),学校有着50年的办学历史和行业办学特色。在湖北、山西、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西藏、甘肃、青海、新疆16个省份安排有本科计划。在湖北、河北、山西、内蒙古、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14个省份安排有专科计划。
问:贵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怎样?
答:学校重点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青睐。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都保持在95%左右,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居于前列。一直被社会誉为“学校有特点、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普通高等学校。
问:贵校校园环境如何?
答:学校坐落在武汉市第二大湖泊“后官湖”畔。走进学府,流连绿树红墙,漫步林荫小道,宁静而富有生机。我校成功承办了2010年“全国城市运动会足球决赛”、2011年“湖北省第二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2012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举行,其中的马术和现代五项赛事在我校举行。学校多次被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平安校园”等称号。
问:贵校大学生活动开展情况?
答:为了丰富学生业余生活,一是学校定期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新枫读书节、篮球赛、足球比赛、羽毛球比赛、校园歌手大赛、辩论赛、情景剧比赛等;二是成立学生专业社团,包括礼仪协会、物流协会、人物形象设计协会、英语口语社、独竹漂协会等;三是成立了文娱类社团,包括商舞堂、跆拳道社、轮滑社、吉他社、女生淑社、日语社等;四是学校经常邀请知名专家、企业家、校友来校讲座。
问:贵校学科专业建设情况?
答:学校开设有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汽车服务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动画、商务英语、国际商务、软件工程、财务管理、休闲体育、物联网工程、车辆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食品质量与安全、机器人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经济与金融、人力资源管理、翻译、审计学、运动康复、商务经济学、零售业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艺术、休闲体育(马术运动与管理方向)、物流管理(中德合作办学)等32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另有13个专科专业。率先在全国开办了赛马专业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拥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省级重点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实习实训基地、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63项,其中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8项,省级以上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7项。
问:艺术、体育类考生如何报考我校?
答:艺术类考生参加各省联考且成绩合格、文化过线即可报考我校;体育类考生参加各省体育专业素质测试且成绩合格、文化过线即可报考我校。
问: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何助学措施?
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品学兼优的学生可参加“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特别突出的学生还可参加“国家奖学金”和学校“院长奖学金”评选。同时,学校还开展多种形式的勤工助学活动帮助学生完成学业。
家庭困难的考生可以申请生源地贷款。当年7至8月份,考生可以凭身份证、录取通知书和当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到当地市、县教育局学生资助中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问:贵校是否有出国留学、深造机会?
答:我校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在本科层次开办了物流管理专业,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在专科层次合作开办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旅游管理专业。以上三个专业学生在我校毕业后可申请赴国外合作院校深造本科和硕士。
与英国博尔顿大学开展财务管理专业校际交流本科项目、与英国皇家农业大学开展休闲体育校际交流本科项目,与英国伯恩茅斯大学开展动画校际交流本科项目,学生可以本硕直通。
工商管理学院
学工商管理 做工商精英
工商管理学院以“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理念,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重视创新创业素质,不断改革创新,严抓教学质量,深化校企合作,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工商管理学院开设有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零售业管理六个本科专业;商务管理、会计两个专科专业。
工商管理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9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3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46%,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79%,“双师型”教师占68%。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先进,校内外建有与各专业对应的实践教学基地。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1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2项,武汉市品牌专业2个。建设了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二门,省市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多项,优秀实训基地多个。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武汉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武汉市创业大赛一等奖等殊荣。拥有武汉市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商业文化研究所、武汉市科技创新平台-生鲜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武汉商学院校重点研究机构-武汉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智慧零售研究中心等。
学院探寻卓越商业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校政企协合作,致力于产学研用相结合,与世界500强如百胜集团、阿里巴巴等开展合作,与商业巨头如沃尔玛集团、武汉中百集团、武商集团开展深度合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学院学生3200余人,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就业质量高,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工商管理学院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博尔顿大学等多个国家不同高校在物流管理、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零售业管理等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培养国际化人才。
本科专业介绍
财务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基本要求,立足武汉,面向湖北,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必要的经济、管理、金融、会计和相关法律等方面的知识,系统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务技术,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及相关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与英国博尔顿等大学合作开展“4+1”人才培养模式,在本校学习4年,在英国大学攻读会计与金融管理硕士研究生1年,成绩合格者获得英国大学硕士学位。本专业还开设有ACCA方向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财务管理高级应用人才。
【核心课程】税法,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分析,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综合实训。
【就业方向】在各类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性机构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从事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及相关经济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招生类别】文史类、理工类
电子商务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本科人才培养重点专业,专业建设紧密联系湖北武汉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强力依托本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区域重点企业,培养能适应现代经济体系各行业所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经济、管理和信息科学基本理论,具备面向现代商业领域的敏锐的数据思维,扎实的商业信息分析和商业洞察力,掌握电子商务运营与开发技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毕业生能够胜任现代互联网及各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运营需求,主要从事市场研究、电子商务运营与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核心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网络消费行为学、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
【就业方向】电子商务平台企业、互联网科技企业、新媒体、新零售及商贸流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电商运营及开发服务相关行业。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招生类别】文史类、理工类
物流管理
【培养目标】物流管理学科是武汉市重点学科,本专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建设专业。按照“面向市场、服务行业、学用结合”的原则,适应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物流管理理论知识,熟悉物流操作实务,了解国内外物流业发展规律,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精神,能胜任物流企业物流规划、物流系统设计及物流流程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物流学,供应链管理,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采购管理,物流系统分析。
【就业方向】工商企业物流部门、第三方物流企业、港口企业与物流园区、货运代理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物流服务相关的其他行业。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力资源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立足武汉,面向湖北,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法学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操作原理与方法,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人力资源数据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胜任国际化企业、专业化人力资源公司和各类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工作分析、招聘与人员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国际化企业、专业化人力资源公司和各类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
审计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立足武汉,面向全国,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具备系统的审计学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通晓审计准则、会计准则及相关的经济法规,掌握会计和审计实务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并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诚信品质、团队精神和沟通技巧,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内审机构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原理、财务审计、内部审计、绩效审计、审计综合实训、会计信息系统、审计软件应用。
【就业方向】在经济管理领域从事审计、会计和管理咨询工作。该人才同时能面向政府审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监督、咨询鉴证,面向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及相关经济管理等工作。
零售业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2018年湖北省首个获批的应用型本科特色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按照现代零售行业对经营管理人才的要求,立足武汉,面向湖北地区,培养适应新零售发展需要,掌握系统的零售经营管理知识,具备零售业运营与分析策划技能,具有较好的零售分析与管理能力,综合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高且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国际视野的,能服务于湖北省本土零售企业发展转型需要,能在零售行业从事经营管理、运营管理和商业分析策划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零售精英人才。
【核心课程】市场营销学、零售学、零售战略管理、零售运营管理、零售数据分析与运用、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品类管理、零售企业规划与布局、在线零售管理、新媒体营销。
【就业方向】本专业主要培养在各类实体零售企业总部、区域、门店;线上零售企业及新兴无人零售店从事管理及运营岗位、也可在其他商业或者服务业从事相关管理岗位。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招生类别】文史类、理工类
专科专业介绍
商务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学校首批校级重点专业,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素养,掌握商务管理必备知识,具备从事商务管理活动能力,能满足现代工商企业商务管理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经济学、消费者行为学、管理学、企业战略管理、商业企业管理、商务谈判、商务代理、商务策划、商务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商务沟通、商务礼仪、公共关系、市场营销管理、ERP实训、photoshop等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商业、贸易、金融、代理等部门,从事商务调查、商务管理、商务策划、商务代理等工作。
会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武汉市品牌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具备较高会计技术和业务管理能力、能熟练操作会计软件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会计学基础、会计实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国家税收、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企业从事会计、出纳、统计、内部审计、税务顾问等工作。
经济与金融学院
经济与金融学院是武汉商学院最具影响的学院之一。学院秉承“高标准、高水准、高质量”和“应用性、国际性”的发展思路,积极建设在区域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学院。
学院开设了国际商务、经济与金融、商务经济学等专业。拥有湖北省教改试点专业、“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等多项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拥有国际商务、金融、商务经济等综合实验中心;与汉口银行、博大投资集团、卓尔集团、全球保税商品直销中心(BCO)等20余家知名金融、经济贸易类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基地。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结构优、乐敬业的专任教师队伍,聘有一支由名校专家、企业家组成的兼职教师团队。专任教师中博士、硕士超过95%,“双师型”教师逾70%,有海外学习背景的教师逾60%,有金融、贸易等行业工作经历的教师达50%。
学院拥有武汉科技金融研究中心、武汉流通经济研究中心和湖北自贸区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在营商环境、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自贸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商贸业发展等领域取得了较有影响的成果。近几年,教师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教研项目80余项,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60余项,其中,武汉营商环境研究成果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
学院致力于培养金融、经济与贸易方向,具有人文素养、应用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注意学用结合,依托国家、省、校等多层级专业技能竞赛体系,拓展学生应用能力,并在国家、省等层级大学生技能竞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二等奖,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院以“修身立本 经世济民”为核心,形成了“为梦想插上智慧的翅膀”的教育教学理念、“人之儿女 己之儿女”的育人理念、“良好的环境 主人翁精神 精细化工作”的管理理念,着力培育“家文化”,共创“经济与金融学院大家庭”。
本科专业介绍
经济与金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服务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需要,立足武汉,面向长江中游城市群,辐射全国,培养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经济与现代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数据挖掘、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熟练使用计量软件和统计软件,具有熟练的外语和计算机必备技能,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掌握经济的基本规律、金融的基本知识,熟知金融市场的运作及国际惯例,能够处理经济与金融业务,具备理解和分析国家经济政策的能力,能在各类金融机构、金融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胜任经济金融领域的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概论、商业银行经营学、公司金融、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金融衍生工具、计量经济学、金融工程和风险管理等。
【就业方向】政府、各类金融机构、金融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经济与金融相关工作。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招生类别】文史类、理工类
商务经济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立足武汉,面向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培养具备经济贸易方面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应用经济数据分析处理技术,掌握从事商务经济活动的基本能力,成为兼具国际视野、现代经济与管理理念和商务实践的高素质、应用型、可持续发展的商科人才。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商务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双语)、管理学、商务英语、计量经济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消费者行为学等。
【就业方向】政府、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商务经营与管理、商务统计与分析等工作。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招生类别】文史类、理工类
国际商务
【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诚信品质,掌握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和外贸企业经营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具备国际市场营销、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国际商务沟通、国际贸易运作及国际金融市场操作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电子商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英语、国际投资、国际物流等课程。
【就业方向】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国内外金融机构、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及政府经贸机构从事外贸业务、国际化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授予学位】管理学士
【招生类别】文史类、理工类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本院拥有30多年旅游类专业高等教育办学经验,一直紧贴行业,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院开设有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会展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等五个本专科专业,在校生近1500人。旅游管理学科是武汉市重点学科,酒店管理专业是湖北省重点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是武汉市品牌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是学校特色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师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突出。获评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1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设有武汉旅游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中心、研学旅行策划研究中心等4个科研机构。教职人员4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教师中有享受省市政府津贴专家、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武汉“十百千人才工程”专家、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省市劳动模范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北省师德先进教师和武汉市十佳师德标兵等。近5年承担省厅及以上级别课题3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完成20多项横向项目,制定了10余项行业标准,获得市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10余项,其中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
学院建有全国一流的实验实训基地,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已建成旅游规划实验室、酒店信息实验室、会展实验室、航空模拟实训室等专业实验实训室12个,已与国内外知名酒店集团、旅游集团、旅游景区和航空公司等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40多个。
学院专业建设始终走在全省同类专业的前列,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湖北省重点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实习实训基地等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0余项。
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的学生品德优良、专业娴熟、特长突出,学生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各类技能竞赛一等奖,为奥运会、世博会、女足世界杯、全国两会、亚运会等重大活动提供服务。近3年来,学生平均就业率为96%以上,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深受社会欢迎。
本科专业介绍
酒店管理
湖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实训基地、湖北省荆楚卓越经管人才培养项目、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酒店行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系统的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具备酒店经营与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职业发展潜力大,富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够在高星级饭店、连锁酒店、餐饮集团从事经营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酒店管理概论、酒店督导、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财务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酒店公关与礼仪、酒店连锁经营管理。
【就业方向】毕业后能在国内外大中型酒店企业、现代服务企业集团从事经营与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招生类别】文史类、理工类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湖北及周边地区,按照教育部对专业办学及旅游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旅游企业运营管理和旅游教育培训领域的专业知识,具备教育培训、导游带团、旅游营销及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在中等旅游职业学校和旅游企业从事旅游专业教学、岗位培训、导游服务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教育学、旅游心理学、旅游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电子商务、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等。
【就业方向】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师;旅游行业培训师;计调、导游、出境领队、旅游销售、旅游营销策划;景区导游、景区管理;旅游咨询师以及旅游行政管理等就业岗位。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招生类别】文史类、理工类
会展经济与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会展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向全国,培养适应会展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系统的会展产业链上经济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会展策划与项目管理的相关技能,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胜任会展业或相关企事业单位,主要从事会展活动策划与营销、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美学概论、创意学、管理学原理、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会展概论、会展经济学、会展营销、会展项目策划与管理、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会展信息管理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能在会展业或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会展活动策划与营销、项目管理的工作。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招生类别】文史类、理工类
专科专业介绍
酒店管理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专业气质和职业素养、较强的基层管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主要从事高星级酒店一线服务与基层管理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前厅与客房部运行管理、餐饮部运行管理、酒店督导、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运用、酒店营销实务、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专业英语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从事星级酒店的前厅、餐厅、客房、酒吧、康乐等部门的服务和管理工作以及职能部门的文员工作。毕业生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近年来就业率超过95%。
旅游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湖北省及沿海地区,服务旅游行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旅游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在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企业从事导游、海外领队、计调、营销等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旅行社管理、旅游营销实务、领队业务、模拟导游、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文化、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导游、海外领队、旅游销售、计调、旅游营销策划等;景区导游、景区管理;旅游度假村、邮轮及旅游饭店的服务与管理。
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
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是武汉商学院顺应国家新兴体育产业和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而创办和重点建设的学院。该学院于2008年成立,是目前国内高校中培养马术(赛马)专业人才最早、规模最大的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被誉为中国马术界的“黄埔军校”。学院在我国高校发展中创造了多项第一,开创了首个“赛马产业管理”专业方向,共建了第一所马术学院, 创建了首个马产业研究院,联合培养了首批马术运动与管理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出版了首套马术教材,孵化了首个师生共同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驭马天下平台,创造了大学生骑师首获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速度赛马冠军的佳绩,首个马术专业教学《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马术运动与管理方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荣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首个学院承担世界级马术赛事——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马术及现代五项比赛任务。
学院大力推行产、学、研创一体化,承担了“中国赛马运动发展规划”,“中国速度赛马赛事技术标准”,“湖北省武汉市马产业三年发展规划”等多项马术(赛马)领域国家、地方顶层设计、标准研发任务。2017年,与法国国家马业机构签署共建中法国际马术学院合作协议。同年,在英国安妮公主的见证下,与英国马会签署中英马术教育培训备忘录。目前,学院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马业集团和机构开展人才教育合作,开创10多个海外马术教育培训基地。
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体育学院目前开设有体育经济与管理、休闲体育和运动康复3个本科专业。国际马术学院开设有休闲体育(马术运动与管理方向)本科专业及社会体育(赛马产业管理方向)、社会体育(马术运动与管理方向)两个专科方向。
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教学设施齐全,现有国际化标准的马术运动公园(其中国际奥运标准室外马术场3个,800米速度赛马场1个,室内马术馆2个,能容纳45匹马的标准马房2座),多功能体育馆1个、国际甲级标准恒温游泳馆1个、400米标准田径场2个、篮球场18片、排球场7片、网球场4片、室内羽毛球场21片、形体训练房2间、健身房2间、体育舞蹈房1间,以及运动解剖实验室、运动生理实验室、体育保健实验室、体育健身与健康评估实验室、运动康复实验实训中心、体育产业运作与策划综合实验室、电子马模拟实训室、马匹解剖生理实验室、马匹保健护理与康复实验室、赛事计算机模拟实训室、运动马匹科学实验室、马医院、马匹兴奋剂检测中心、马文化博物馆等14个实验实训室,另拥有武汉市体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武汉体育中心有限公司、武汉市全民健身中心、武汉羽飞国际健身学院、知行健身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武汉东方神马集团(武汉)有限公司、武汉赛马赛事开发管理有限公司、天津环亚国际马球会、北京天星调良马术俱乐部、成都豪威马术俱乐部等多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
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授3人,副教授9人,博士12人,硕士50人,体育场馆、马房专职管理人员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人、武汉市学科带头人2人、武汉市劳动模范1人,龙舟国际级裁判2人,龙舟、沙滩排球、篮球和足球国家级裁判共6人,国家级速度赛马和马术裁判员5人,国家级体育经纪人1人,澳大利亚NMIT教育四级评估师5人,并特聘有国内外体育经济管理、休闲体育领域多名专家,以及多名资深马业专家任客座教授。
学院专业建设发展迅速、特色鲜明、成果显著:2008年《赛马赛事组织与管理》课程获批为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社会体育(赛马产业管理方向)专业获批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2009年赛马产业管理实验实训基地获批为省级实训基地;2010年社会体育(赛马产业管理方向)专业获批为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10年社会体育(赛马产业管理方向)专业获设湖北省楚天技能名师岗位; 2011年“赛马产业管理实验实训基地”获批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012年社会体育(赛马产业管理方向)专业获批为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2013年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获批为“武汉市品牌专业”和“市属高校市级重点实训基地”。2014年“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获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2014年“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获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4年“休闲体育产业实验中心”获湖北高校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7年“高校体育经济与管理(马术运动与管理方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获得第八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近年来,学院科学研究成果丰硕,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ISCP范式的中国体彩竞争环境评估与法律规制改进研究”,国家体育总局重点领域攻关项目“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赛马产业构建与风险评估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子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湖北省农村体育发展路径的研究”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湖北省赛马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学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荣获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成果奖30余项。
本科专业介绍
体育经济与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本专业面向湖北及全国,培养掌握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及体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组织策划、市场开发等实践能力,能胜任各类体育产业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产业经营、市场开发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原理、企业管理、体育基本理论、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体育市场营销、体育赛事经济学、体育俱乐部运营与管理实务、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等。
【就业方向】面向湖北省及全国各地区,能在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公司、体育赛事公司、体育休闲俱乐部、体育场馆服务管理公司等新兴体育产业企事业单位从事经营、服务及管理等工作,也可在其他管理、经济领域(政府、金融单位等)担任经营、管理及行政服务工作。学习成绩优异者,可推荐赴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招生类别】文史类、理工类
休闲体育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湖北省休闲体育产业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武汉市重点建设的品牌专业。本专业按照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要求,面向湖北及全国,培养掌握体育学、管理学、健康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高端休闲运动技能指导、休闲体育活动组织策划与管理、健身健康管理等实践能力,能胜任休闲体育指导与服务、休闲体育活动组织与策划、休闲体育俱乐部经营管理、健身健康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核心课程】休闲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马术运动、羽毛球、网球、健身操、体育舞蹈、体育俱乐部运营与管理、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运动处方原理、运动营养学、健康管理等。
【就业方向】面向湖北省及全国各地区,能在大型体育赛事公司、高端休闲体育俱乐部、体适能健康管理等公司以及体育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技能指导、体育活动组织策划、经营管理等工作。学习成绩优异者,可推荐赴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招生类别】体育类
休闲体育(马术运动与管理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按照我国马产业发展的要求,面向湖北省及全国各地区,培养掌握体育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马业科学管理、休闲骑乘指导、马匹调教、赛马赛事组织与管理、马房管理等实践能力,能胜任马术骑乘指导与服务、马匹调教、马术俱乐部赛事活动组织与策划、马术俱乐部运营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大道816号
官方电话:027-84791352,027-8479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