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讯
招生资讯

河南农业大学2020年招生专业介绍

2020年05月21日 来源:志愿填报网

河南农业大学2020年学院及招生专业介绍

农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积淀深厚。学院现有农学系、作物育种与种子科学系、作物生物技术系、中药材系4个系和1个中心实验室,开办有农学、农学(作物产业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中药学、应用生物科学等本科专业方向。其中,农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特色专业和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目前,学院拥有河南省高校唯一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设有作物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建有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其中,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为教育部、财政部首批认定的全国14个国家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学院现有教职工170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万人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中原学者4人,中原“千人计划”6人,省管优秀专家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0人,具有高级职称92人。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757人,研究生432人。
农学(一本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农作物生长发育、作物栽培、作物遗传育种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作物生产、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与经营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从事农业教育与科研、生产与经营、推广与开发、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卓越创新人才。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作物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学、分子生物学、耕作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学等。

种子科学与工程(一本)
本专业培养具有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种子企业和管理部门以及其它涉农部门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和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遗传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作物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检验与检疫、种子生产与加工、种子经营与管理等。

中药学(一本)
本专业培养具有中医药思维、具有中医药、药用植物及中药分类鉴定、栽培加工、经营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分析、检验和市场的开拓能力,能在中药管理、教育和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从事科研、技术推广、中药经营管理和检验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主要课程:药用植物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育种学、中药资源学等。

农学(作物产业工程)(一本)

本专业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而设立的新农科专业方向。培养具有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条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等现代农业生产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卓越人才。主要课程: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农业机械化与智能装备、农产品储藏与加工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工程学等。

应用生物科学(一本)

本专业是适应现代生物技术发展需要而设立的新专业。以现代农业科学、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核心,培养具有扎实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生物科学专业的基本技能,培养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能力,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富有科技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授理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基因组学、作物育种学、生物信息学等。

林学院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的森林专业,与河南农业大学同岁。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96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3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4人,双聘院士4人,外籍客座教授5人,兼职教授、讲座教授等4人,河南省优秀专家2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5人。学院下设林学系、经济林系、森林旅游系、森林生态系、环境工程系5个系,1个中心实验室和7个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拥有林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院士工作站,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林学和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林学、生态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林学学科群在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中为A类学科(群)重点支持。林学院现有林学、旅游管理、经济林、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5个本科专业,涵盖农、工、管、理四大学科门类,其中林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专业为河南省特色专业。目前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近1000余人。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近10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以上40余项。与美国、日本、意大利、荷兰、匈牙利、智利、波兰等国家的著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为己任。近百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本科生1800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1400余人。

林学(一本)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林学专业始建于1912年,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名牌专业,是河南省唯一一家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各级林业专业人才培养平台的教学科研单位。本专业培养掌握森林资源培育、管理、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核心课程:树木学、森林生态学、森林资源计测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学、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产品加工利用学。

经济林(一本)

本专业于2019年获批,为全国开设经济林专业的4所高校之一,重点培养具备经济林培育、丰产栽培、加工利用、果园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术,能在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企业从事经济林育苗、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产品质量检验、果园规划设计、林下经济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核心课程:经济林育种学、经济林栽培学、经济林病虫害防治、经济林产品加工与利用、经济林产品质量检测、经济林产品营销学、经济林基地规划设计、林业生物技术等。

旅游管理(一本)

本专业以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乡村旅游、自然保护地保护与开发利用为办学特色,主要培养具有旅游经营管理、生态学、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森林康养旅游规划设计、旅游经营管理等方面基本训练,能在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旅游度假区、旅游管理部门及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从事经营管理、景区规划、资源保护与开发、教学及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核心课程:森林游憩学、生态旅游学、人文地理学、旅游资源学、区域规划学、旅游景区设计。

环境工程(一本)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备水、空气、噪声、固体废物等污染控制工程和生态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在与环保工程相关的部门和单位从事环境工程设计、规划、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核心课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生态环境工程、环境规划学等。

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

学院前身创建于1962年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学院在职教职工84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6人,博士28人,外籍讲座教授2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3人。学院下设风景园林系、城乡规划系、环境设计系和产品设计系4个系、1个中心实验室、1个科研机构和3个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拥有1个风景园林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风景园林学和城乡规划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风景园林学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和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城乡规划、设计学2个校级重点学科。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现有风景园林、园林、城乡规划、建筑学、环境设计及产品设计6个本科专业,涵盖农学、工学、设计学三大学科门类,其中园林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拔尖创新型专业和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家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各级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平台的教学科研单位。目前,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1700余人。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近10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以上21项以及瑞士巴塞尔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青年油画展等多项艺术类奖项。与美国、日本、意大利、荷兰、匈牙利、智利、波兰等国家的著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为己任。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本专科生500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1000余人。

园林(一本)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培养具备园林艺术、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等管理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等绿地规划、设计、施工和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观赏植物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插花艺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建筑结构与构造、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苗圃学、环境艺术学等。核心课程: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园林制图、园林艺术原理、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种植设计、景观生态学。

风景园林(一本)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身心健康,从事风景园林领域规划与设计、工程技术与建设管理、园林植物应用、资源与遗产保护等方面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规划设计机构、科研院所、管理部门、相关企业从事风景区、城乡园林绿地、国土与区域、城市景观、生态修复、风景园林建筑、风景园林遗产、旅游游憩等方面的规划、设计、保护、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等工作。主要课程:风景园林艺术原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风景建筑设计、风景园林工程、风景区规划、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景观生态学等。核心课程:园林艺术原理、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风景名胜区规划、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景观生态学。

城乡规划(一本)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乡规划、绿地系统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建设、风景名胜区管理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城乡规划设计、绿地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或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城市管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工程、园林设计、园林艺术、观赏植物学、建筑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核心课程:城乡规划原理、中外城市建设史、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城乡规划设计、城市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建筑设计、城乡工程系统规划、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环境设计(艺术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环境设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专业相关领域的设计技能,能够在室内外环境设计、家具及家饰设计、园林景观及室内装修工程等相关企业及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从事设计、施工、教学和研究工作,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持续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素描、色彩、构成设计、材料学、室内设计、光环境设计、室内设计专题、装修工程、家具设计与制造等。核心课程:素描、色彩、构成设计、材料学、室内设计、光环境设计、室内设计专题、装修工程、家具设计与制造。

产品设计(艺术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产品设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专业相关领域的设计技能,能够在产品设计、家饰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等相关企业及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从事设计、教学和研究工作,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具有持续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素描、色彩、构成设计、材料学、产品形态设计、产品系统设计、家居设计基础、家具专题设计、产品生产工艺、模型制作等。核心课程:素描、色彩、构成设计、材料学、产品形态设计、产品系统设计、家居产品设计、家具专题设计、产品生产工艺、模型制作。

动物医学院

动物医学院是河南农业大学具有悠久历史的学院之一,1913年开始招生。学院现有4个教学单位,3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20余家签约教学实践基地,学院现有教职工112人,高级职称占6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0%以上,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万人计划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国家农业现代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河南省中原学者1人,省/校特聘教授6人。目前,学院共有本科在校生 14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600余名。
学院目前有动物医学、动物药学、药物制剂、动植物检疫4个本科专业。其中动物医学专业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药物制剂为校级特色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学院拥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1个河南省高校教学创新团队和1个河南省科研创新团队。依托兽医学科分别成立了 “国家动物免疫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农业部动物生化与营养重点实验室”等10个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2008年兽医学被评为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010年被批准为一级博士授权学科,依托本学科2013年获批河南省现代畜牧业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被批准为河南省A类优势学科。2020年,兽医学科被认定为河南省骨干特色学科(A类 第一名),位列全球ESI前1%和世界兽医一流学科排名前75。
学院以培养“理论基础厚、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适应范围广”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在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的精神理念引导下,学院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优化育人环境。3项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门课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项成果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注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营造富有特色的育人环境。长期坚持举办和参加“企业家课堂”、“大学生课外学术创新比赛”等特色活动,形成了“个人争先进、团体争第一”的院风。毕业生就业分布结构合理,就业质量较高。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富于创新创业精神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

动物医学(一本)(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兽医诊断学、家畜内科学、家畜传染病学、家畜寄生虫学、中兽医学等。

药物制剂(一本)

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艺设计与生产技术改进、新产品开发与经营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等。

动物药学(一本)

本专业培养掌握兽医学和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兽药新产品研制开发、生产管理、质量检验、兽药残留分析、临床应用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主要课程有: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学、兽医药理学、药物化学、兽医药品分析、兽医药剂学、兽医生物制品学等。

动植物检疫(一本)

本专业培养具备动植物检验检疫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各级动植物检验检疫部门、动植物产品卫生安全与监督机构、农/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及进出口管理部门从事动植物检验检疫、动物疫病防治、农产品/畜产品及食品卫生安全检测、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技术、管理、科学研究、教学与推广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有: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动物生理学、兽医药理学、食品理化检验学、食品微生物检验学、动物病理检验学、兽医寄生虫检验学、人兽共患病学、动物检疫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物检疫学等。

动物科技学院

动物科技学院源自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畜牧学科,溯源于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3年招收蚕科预科班学生,2020年6月独立建院。

学院现有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系、动物生产系统与工程系、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等4个教学单位,郑州市、原阳县、许昌市3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南阳牧原、固始三高、华都峪口等20余家签约基地;有省一级重点学科2个,省二级重点学科4个;国家级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农业部动物生化与营养重点实验室、现代畜牧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家禽育种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9个;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重大、重点项目29项;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授权37项。

学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努力打造一只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3人,其中专任教师5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7人,中原学者1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省级特聘教授2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3个、河南省教学创新团队1个。1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现有本科专业4个,其中动物科学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名牌专业,水产养殖学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在校生700余人,其中研究生160余人;坚持以“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优化育人环境,实验平台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项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门课程先后被河南省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

学院注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英国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注重营造富有特色的育人环境,坚持举办和参加“企业家课堂”、“行业名人讲堂”、“大学生课外学术创新比赛”等特色活动,学院学生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银奖等,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在全国动科专业技能大赛、水族箱造景大赛等比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5家企业在学院设立奖(助)学金累计150余万元;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考研率在47%左右,其中62%以上考入985、211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毕业生以作风踏实、基础牢固、素质全面、富于创新精神而受到社会各界青睐。

动物科学(一本)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立足于现代牧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动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现代牧业生产单位及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经营与管理、智能化控制、技术与研发、推广与服务、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有: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生产学、环境控制和智能化管理等。

动物科学(畜牧产业工程)(一本)

本专业立足于现代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畜牧产业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畜牧行政管理部门、畜牧生产经营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及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经营与管理、开发与推广、教学与科研、市场与流通等工作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有: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育种学、家畜繁殖学、动物营养学、家畜环境控制和智能化管理畜牧生产工程、畜产品加工、产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创业管理、公司治理等

水产养殖学(一本)

本专业立足于我国水产养殖行业需求,培养具备内陆淡水养殖特色的水生动物营养学、饵料学、育种与养殖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产养殖科学研究、行业管理及相关领域从事渔政管理、技术研发、教学与科学研究、水产品开发与推广等工作的高科技专门化人才。主要课程有:鱼类解剖学与组织学、动物生物化学、水生生物学、鱼类生理学、生态学基础、鱼类营养学、饵料学、水化学与水质管理、鱼类增养殖学等。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是河南农业大学最早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以及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多层次办学的工科学院。学院设有农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交通运输、能源动力、机械3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和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点。学院拥有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河南省一级优势特色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3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37人,双聘院士2人,博导17人,硕导66,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级骨干教师1人,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本科专业教指委委员1人。依托学院建有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新材料与装备重点实验室、生物质能源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可再生能源院士专家工作站、河南省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村沼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与装备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生物质能源与纳米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农业激光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学院是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河南省农业工程学会和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单位。

学院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100多项。学院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瑞典等国外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

能源与动力工程(一本)

本专业培养掌握能源工程、动力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能量转换与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可再生能源开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从事清洁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工程设计、优化运行与生产管理的拔尖创新型人才。主要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燃烧学、热工设备、生物质能工程、太阳能工程、热力发电厂。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一本)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学、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受到农业生产机械化及自动化、机械制造工艺及相关装备的设计制造、选型配套、技术推广应用等基本训练。学习国内外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掌握农业机械化生产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等基本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电工电子、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农业物料学、农业机械学、拖拉机汽车学、农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智能农业装备)(一本)

本专业培养具有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技术、设施农业装备与农业环境测控以及农产品检测技术等方面的必备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发展动态,学习掌握现代农业装备控制与智能化设计、开发、应用、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智能农业装备技术、农业机器人、精细农业技术、程序设计基础、机电一体化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农业机械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本)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和研究能力,能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的设计制造、自动化控制、科技开发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解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工程图学及数字化表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控制工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数控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一本)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生物环境与可再生能源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可再生能源、设施农业工程、节能、环境工程开发利用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装备开发与集成、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现代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生物质能工程、节能原理、太阳能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

交通运输(一本)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优良、个性鲜明的具有求是和创新精神的交通运输方面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运筹学、交通运输组织学、交通运输管理学、车辆构造与理论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交通运输相关企业(汽车生产、运用及维修、营销、物流)等单位从事交通运输组织、管理及生产与经营工作,以复合型为主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运筹学、运输经济学、汽车构造、汽车理论、交通工程学、内燃机原理、汽车运输组织学、汽车运用工程、汽车运输企业管理。

电子信息工程(一本)

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中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获取、传输与处理,能从事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传输与处理技术、工业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内的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产品开发、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电路、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EDA技术等。

汽车服务工程(一本)

校园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文化路95号

官方电话:0371-63558015,0371-63558020,0371-63558060

学校口碑 更多>
学校的师资力量雄厚,环境优美,社团活动多,十分锻炼人的能力,...
学校的综合面积很大,校园环境优美,食堂的饭菜不错,很好吃,教...
我们学校的管理制度很严格,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本校的师...
一所不错的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干净漂亮,老师敬业负责,校领导...
学校很好,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能够让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感受但很...
同类院校
微信扫码 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