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讯
招生资讯

2017年武昌工学院文字

2017年06月09日 来源:志愿填报网

学校概况

武昌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2002年,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由国家统一下达普通高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普通专升本自主招生权。

学校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西傍长江,南接黄家湖大学城,北邻被誉为辛亥革命“首义胜利的开端”的武昌起义门和武汉市地标之一——武昌火车站。武汉南大门快速通道(白沙洲大道高架)与杨泗港长江大桥在校前交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学校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知识殿堂。校园占地面积745亩,校舍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0余人。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图书馆纸质藏书100万余册,电子图书80万余册,报刊1500余种;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齐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座位数达12000多个;建有工程实训中心等16个大类88个实验室和10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拥有各类完备齐全的运动、生活设施,校园和谐有序。

学校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五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学校面向区域经济发展设置专业,现有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8个二级学院以及思政课部、体育课部2个教学部,64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为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工商管理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省级首批重点培育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同时被列入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市场营销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是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是被湖北省教育厅、财政厅批准建设的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之一。2014年3月,教育部高校实践教学装备研究中心在武昌工学院成立,该中心是全国首批14个教育装备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之一。同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授予武昌工学院等高校合作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为“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2015年起,学校与武汉轻工大学联合培养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2016年,机械工程学院获批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战略,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精湛、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800余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95%,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50%,一批国内知名专家、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二级学院院长和学科带头人,学校还一次性聘请了60多名来自上市公司、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的高管、技术专家担任特聘教授,师资力量居于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秉承“厚德、笃学、自强、求新”的校训,彰显“全面发展,突出特长”的人才培养理念,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2011年学校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与开发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大赛等众多国家级的科技创新和技能竞赛中,为学校捧回200多个奖项。

学校建有完善的“奖、助、贷、勤、补、免、减”的资助困难学生的制度体系,构建以优秀学生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和助学金为激励措施,以广文教育基金、董事会助学金为基本保障,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以学校勤工俭学为基本途径的奖助体系,使学生困有所助、优有所奖。

学校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08届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张敏,现已是江西省国利建设集团总经理,成为江西省建筑业佼佼者,2011年,他所带领的公司实现总产值30多亿元;08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刘健,现为山东华鲁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曾获得第23届山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及优秀应用成果特别奖……学校在近几年考研大潮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众多学子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科研院所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2015年,机械工程学院还出现两个全体成员同时考取研究生的“最牛寝室”。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学术研究氛围浓厚,科研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水平不断提高,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逐年提升,科研经费稳步增长,产学研合作成效明显,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武昌工学院已迈入新的发展时期,站在新的发展节点上,学校将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学为主、特色显著、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应用型大学。

名师风采

吴光炳,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昌工学院副校长,湖北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湖北教育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30余篇,编写教材、出版专著多部。曾获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发展研究奖三等奖、湖北省宣传部三等奖、湖北省社联二等奖、《深圳特区报》征文三等奖、《中国财经报》征文二等奖、湖北省教育经济学会论文二等奖、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论文一等奖。

曹曼,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昌工学院副校长,武昌区第十二届人大代表,湖北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湖北省英语口语等级考试专家组成员,全国剑桥少儿英语等级考试湖北地区主考官、口试考官培训官和上岗教师培训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教师研究与教师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国密苏里大学访问学者。

主编和编著教材、著作和译著20多本(套),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曾获全国师德标兵,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湖北教育学院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三等奖。

张建华,教授,武昌工学院副校长,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篇;主持完成“十一五”国家课题“‘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之独立学院企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十二五”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三本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研究”;主编并出版教材1部。曾荣获“十堰市百名跨世纪青年人才”称号,被十堰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中青年专家;获“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期评估先进工作者称号,是中央电大教学创新奖获得者。

李家伟,教授,武昌工学院校长助理,主要讲授《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等课程;主持和参与省级、校级教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等赛事并获得多种奖项。

谢兆鸿,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国家粮食局自然科学研究和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委,湖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普通)评委,湖北省综合招投标中心专家,武汉市技术经济咨询专家。

主持开发纵、横向课题18项,其中省部级课题3项,与企业横向研发的课题10项,校级项目5项;荣获国家贸易部科技进步奖,湖北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粮情智能无线测控系统”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粮情无线检测技术领域的空白,达到国际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

王树才,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昌工学院绿色风机制造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技术专家。主要从事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特别是在禽蛋加工装备领域开展了大量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主持了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948、湖北省公益性科技研究等项目课题;申请或授权国家专利18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项;科研成果“禽蛋加工成套装备的研制与应用”获2009年度湖北省科学进步三等奖、“传统蛋制品现代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及产业提升示范”获2012年度湖北省科学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42篇,其中被SCI收录2篇、EI收录15篇。

蔡兆麟,教授,硕士生导师,我校绿色风机制造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首席技术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流体机械的现代设计方法及其内部流动的数值模拟。主持和参加过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有关风机的研究课题;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主编省部重点教材2部,主审国家重点教材1部;荣获湖北省教改成果一、三等奖各1项。

李文学,博士,教授,2005年以来,主责军事课题3项,参研国家课题1项,总部级课题10余项,获得全军后勤学术一等奖2项,总部优秀科研一等奖1项,优秀成果奖励1项及其他奖励9项;2010年以来,发表各类学术文章22篇,出版专著多部。

刘林奇,博士,教授,近10年来主要围绕粮食贸易、国际贸易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展开研究。到目前为止,已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省级以上教学科研课题10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课题多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2部。

刘仁兵,大校军衔,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二炮兵高职评委和装备维修专家。 主讲《内燃机工作原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汽车维修》等课程。1987年本科毕业于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火箭发动机专业,1990年研究生毕业于该校军事运筹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导弹装备的建设、使用管理和维修研究,主持或参与全军、二炮武器装备科研课题和军事理论研究课题多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10项,军事理论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12项,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荣立三等功两次,获得二炮学院高职教员授课比赛第一名,学院教材一等奖。

颜泓,教授,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四项: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跨文化交际与翻译教学一体化模式》;主持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模块进阶教学与测试设计》;参与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认知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编著教材13本/套,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研究方向: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应用语言学。

张融,教授,硕士生导师,企业第三方产品质量认证、环境认证特聘技术专家。指导企业制定ISO9001/ISO14000等国际认证体系并组织实施,参与制定多项企业标准。从事机械设计20多年,设计了水轮机进水主阀、锥形阀系列产品,用于国内外大型水利水电、火电工程项目,如山东兴达新能源热电项目DN1600液控蝶阀,陕西汉中荣华水电站DN2800液控蝴蝶阀,越南冒溪火力发电项目DN2400循环水液控蝶阀,印度瑞吉电站工程4*300MW循环水液控蝶阀DN1800。2006年进高校任教,将创新创业思路与高等教育高度融合,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本科生、研究生企业实习实践或比赛。湖北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湖北省机械创新大赛指导教师。主持参与湖北省本科质量项目4项,湖北省教学教研课题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完成人。发表论文30余篇,指导大学生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批5项。4篇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专利8项。获省“两访两创”教书育人优秀老师1次,校优秀教师3次,年度先进工作者3次,优秀党员1次,优秀学生科研指导老师1次,最受欢迎教师1次。

王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机电设备单片机控制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CAD/CAM》、《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课程。主持、参与完成省级教研科研项目多项;主持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湖北省“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课题;参与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湖北省2011工程绿色风机制造协同创新中心项目。以第一作者撰写论文总数10余篇,其中2篇EI收录;申请专利多项。主编应用型本科机电类专业“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精品教材2部。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荣获国家级二、三等奖。

王水清,博士,副教授,湖北省市场学会理事。省级“市场营销”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的主要参与者,校级精品课程《营销渠道管理》和《网络营销与创业》的主持人,校级视频公开课程《口碑营销的力量》的主持人。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的教学与研究,主持省级课题3项,并在《前沿》、《价值工程》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篇,主编多部教材,其中《网络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获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陈萍,副教授,工商管理专业建设负责人。2011年获武昌工学院第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第一名。主持湖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一项,主持校精品课程一门。主编一本、第一副主编两本、参编一本教材。含两篇核心期刊在内,曾公开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参与工商管理学科建设规划的制定。胜任管理类多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

谢群勇,阿哥德大学(挪威)国际管理专业毕业,博士,有9年的国有大型企业工作经历和5年民办高校教学经历,发表多篇国外核心期刊论文(SSCI)、中文期刊论文、国际会议论文等。

张泽英,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承担了《食品分析》、《食品免疫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化学》、《仪器分析》等课程的教学。近年来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武汉市教育局教科研课题2项,校级教科研课题3项。曾荣获“教研成果三等奖”、“优秀论文奖”、“优秀科研成果奖”。正式发表科研论文近20篇,其中SCI论文1篇,核心论文近10篇,参与发明专利1项,参编教材2部。

赵昕,副教授,2009年8月进入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院任教,“双师型”教师。先后承担了《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生物化学》、《CAD制图》等课程的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多次被评为“优秀”,曾荣获“优秀共产党员”、“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等。近年来主持完成湖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正式发表科研论文近20篇,其中核心论文近10篇,参与发明专利1项。

刘汉霞,博士,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主要讲授《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主持和参与完成了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湖北省人文社科立项课题、湖北省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等多项科研课题。公开发表论文近20篇。曾荣获湖北省第七次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

李洁,副教授,先后承担了《物理化学》、《化工热力学院》、《工程热力学》、《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等课程的教学。在第一期高等学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微课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近年来参与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正式发表科研论文十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EI论文2篇。

向前,博士,主要承担的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微弱信号检测、水声信号处理、振动信号处理等方向的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EI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6篇。工作期间主要从事船舶特种装备研发管理,负责完成了某型水下定位浮标研制、某型船舶总体电磁兼容设计及陆上试验、某型船舶总体改装方案设计,参加了某型船舶特种装备系统方案总体设计等工作。工作期间多次获得嘉奖和评为先进,2009年荣立三等功一次,参加的船舶电磁兼容研究课题于2015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2016年获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

许立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结构分析、施工技术。主要教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建筑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施工》、《桥梁结构设计软件》等课程。主持和参与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等科研项目。发表论文近10篇。2011年指导学生课题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刘丁酉,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数学,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主要讲授《现代数学导论》、《矩阵分析》、《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测绘局教研项目、武汉大学测绘科技基金项目、测绘科技发展基金项目(国家测绘局)、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教研及科研课题。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编写专著20余部。曾荣获“湖北省优秀老师”、“湖北省高校数学学科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游波,博士,曾在军校长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指导本科毕业设计中有3 篇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内科研、博士生创新基金等多项科研。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防发明专利 2 项。参与科研项目包括国防973课题、十二五科研、军内科研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装备预研横向合作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基金。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排名 1 和 5)。在国内核心、EI源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19 篇,EI收录 7 篇。

王大勇,副教授,从事电子专业教学和研究工作20年,主讲《模拟电子技术》、《电子电气设备工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和《定位原理》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是微波测距技术和导航控制技术。先后主持或参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项,获总部奖项2项,学校奖项2项;主持或参与《微波测距仪便携式定标检测设备》等科研项目8项,获军队科技奖项3项,学校奖项7项;主持或参与《定位原理》等教材编写20余本,获学校文字教材奖项2项,电教教材奖项3项,发表《某型测地车视景仿真系统研究与实现》等论文近30篇,其中获奖论文3篇。

赵松,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装配式组合结构,大跨度空间结构。主要讲授《结构设计原理》、《建筑CAD》、《建筑结构》等课程。曾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校博士点专项基金等多项课题和科研项目。公开发表论文多篇。

王滨,副教授,主要从事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任教以来先后担任《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税法》、《税务会计》、《审计学》等课程的主讲老师。任教前具有五年以上企业财务工作经验,主要负责企业账务处理、报表编制和纳税申报。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2项,主编教材1部,参与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2项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共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核心刊物上发表3篇、一般刊物发表9篇。指导学生获得2013年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篇、指导学生完成校级课题1项。荣获2010年度 武昌工学院 “ 优秀教师”、2014年度武昌工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等荣誉称号。

王巧霞,教授,中国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其中核心9篇;主持并完成2项省级课题和2项校级课题,指导大学生完成4项校级重点科研课题;主编《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1本;获得各类省、部级比赛荣誉10余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语言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与亲和力,深受广大学生喜爱。课堂教学质量考核多次被评为“优秀”,多次被学校授予“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李振煜,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景观设计、风景绘画。主要讲授课程《AutoCAD》、《园林景观设计》、《住宅空间室内设计》、《餐饮空间设计》。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发表6篇,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美术作品3件,主编教材5本,主持省级科研课题4项、校级科研课题3项。油画作品《河边瞭望古树林》获绚丽年华第七届全国美育成果展评教师组一等奖,在湖北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节上获艺术教育科研论文设计类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3次、二等奖6次,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获得省级优秀论文2次。

向春芳,副教授,曾荣获湖北省先进个人和先进教职工称号,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主要讲授《建筑初步》、《室内设计制图》、《设计表现技法》、《室内专题设计》等课程。设计的企业形象标识为武汉世纪源创意摄影有限公司采用;主持了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发表论文15篇,核心论文1篇。编写教材两部,组织了包括《高校室内设计大赛》在内的多项赛事,指导多名学生获奖,并荣获“ 优秀组织奖”和“ 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奖助体系

学校建有一套完善的“奖、助、贷、勤、补、免、减”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使学生困有所助、优有所奖。

一、奖学金设置

1.国家奖学金。针对成绩优异学生,每年评定一次,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

2.国家励志奖学金。针对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评定一次,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

3.学校奖学金。针对优秀学生,每年评定一次,设特等、甲等、乙等、丙等奖学金,奖励标准分别为:

特等奖学金每人每学年4000元

甲等奖学金每人每学年1000元

乙等奖学金每人每学年700元

丙等奖学金每人每学年300元

4.奖励基金。“武昌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之广文教育奖励基金”100万,每两年评审一次,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武昌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之楚才行动奖励基金”,根据学生特长,奖励分为“最具创新发明奖”、“最具勤奋励志奖”、“最具孝心品德奖”、“最具公益影响力奖”、“最具创业精神奖”,每两年奖励一次,奖励标准为每人(团队)2000元。

5.企业奖学金。为体现和发挥企业的社会责任,进一步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湖北华贵水产有限公司已在我校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华贵”企业奖学金,分为三个等级:一等每人每年3000元,二等每人每年2000元,三等每人每年1000元。

二、资助保障

1. 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 资助标准分别为:

一等助学金每人每年 4000元

二等助学金每人每年 3000元

三等助学金每人每年 2000元。

2.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被学校正式录取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通过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其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不上浮。利息由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共同负担。每人每年申请金额最高不超过8000元。

3.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每年8000元;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国家实行学费减免。

4.勤工助学。学校设有部分勤工助学岗位,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相应的报酬,使其能安心顺利地完成学业。

5. 绿色通道。在新生入学报到时,针对已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的学生,学校设立了新生入学的“绿色通道”窗口,确保每一名新生顺利入学。

三、医疗保障

1.门诊报销。凡按政府规定在我校参加大学生医保的学生,校内就医的在医务室当场核报门诊费用的80%,不设上限;凡由校医务室同意转诊校外医保定点医院的,按照门诊费用的70%核报,直至报销上限为止。

2.住院和门诊重症报销。凡按政府规定在我校参加大学生医保的学生,在门诊治疗重症疾病的医疗费用,医保基金可支付70%。在起付标准以上的住院医疗费用,医保基金的支付比例分别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医疗机构住院的,医保基金支付80%;在二级医疗机构住院的,医保基金支付70%;在三级医疗机构住院的,医保基金支付60%。在一个保险年度内,医保基金累计支付参保大学生符合规定的在门诊治疗重症疾病和住院医疗费用的最高限额为13万元。

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湖北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名称为武昌工学院,教育部代码:13241,成立于2002年,是经国家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占地面积745亩,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生活条件完备。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条 学校成立由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招生工作。

第四条 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处负责招生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三章 招生计划和招生批次

第五条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下达的年度招生计划,2017年计划面向全国招收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五大学科门类、64个本专科专业的学生。

第六条 学校在湖北省按本科二批次招生,其他省份的分专业招生计划、招生批次,分别以生源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公布为准。

第四章 录取原则和要求

第七条 学校招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德、智、体、美等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八条 学校根据生源省(区、市)提供的生源情况,在各省(区、市)规定的投档比例范围内自主确定调阅档比例。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控制在105%以内。

第九条 学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招收其他志愿考生,当征集志愿生源不足时未完成计划调整至生源充足的省份。

第十条 考生的专业安排上,不设专业级差。考生所填专业志愿均未录取的,如果服从专业调剂,根据分数情况调剂到相关专业。高考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又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第十一条 学校原则上执行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委员会制定的各种优惠政策的相关细则。

第十二条 报考艺术类专业的所有考生,文化成绩必须达到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划定的艺术类录取控制分数线。

第十三条 学校组织过摄影类专业考试的省份,考生须使用武昌工学院摄影专业校考成绩。学校未组织专业考试的省份,均使用各省(区、市)艺术类专业统(联)考成绩。

第十四条 湖北省艺术类专业按高考文化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的综合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其他省份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若专业成绩相同,艺术文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文科综合、数学、英语分数并从高到低择优录取,艺术理考生依次比较数学、理科综合、语文、英语分数并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第十五条 体检要求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为基本依据。

第十六条 外语语种要求:英语、翻译专业限招英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不限考生应试外语语种,但学校仅以英语作为基础外语安排教学。

第五章 奖励及资助政策

第十七条 学校依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90号)和《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鄂财教发〔 2007 〕89号)等文件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贫困助学金,帮助有需要的优秀学生完成学业。

第十八条 学校设立“武昌工学院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年向全校30%以上的学生颁发各项奖学金。此外,还设有“武昌工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武昌工学院广文教育奖励基金”等多种奖励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第六章 新生入学及其他

第十九条 录取的新生应持武昌工学院入学通知书和其他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应向录取专业所在学院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有关证明,经同意方可延期报到。对未经学校同意逾期不报到的考生,视为自行放弃入学资格。

第二十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给予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二十一条 新生入学须缴纳经湖北省物价部门批准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

第七章 毕业文凭

第二十二条 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由国家承认的武昌工学院毕业证书,教育部电子注册;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经武昌工学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由武昌工学院授予学士学位。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学校以往有关招生文件与本章程相悖之处,以本章程为准。

第二十四条 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

学校网址:http://www.wuit. cn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白沙洲大道110号

邮 编:430065

联系电话:027-88151945

传  真:027-88151183

第二十五条 本章程适用于2017年武昌工学院普通本、专科招生工作,由武昌工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专科生就读优势明显

本科优质资源共享 武昌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同时招收部分专科学生。就读我校的专科学生,在教学师资、教育资源、奖助体系、生活条件、就业平台等方面与本科生享受同等待遇,为专科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优越的生活环境。

专科生可直通本科 武昌工学院是普通专升本自主招生高校。为了给我校专科生搭建良好的升学平台,畅通专科生继续深造渠道,武昌工学院于2013年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成为专升本自主招生资格高校。学校在专业设置、考试科目设定、考试命题、考试及阅卷、录取等方面均拥有自主权。我校专科学生毕业当年可报名参加本校专升本考试。学校根据当年专科生毕业情况,保证每一个专科专业都有相对应的本科招生专业。学生考试合格者,可在我校继续就读两年,成绩合格,可取得我校普通本科学历及学位。2013—2016年,校内专科生报考本校专升本考试,通过率均超过95%。就读我校专科学生应征入伍,退役后,经本人申请,可免试直接就读我校本科,为校内专科生升入本科层次学习深造提供了有力保障。

校企合作畅通就业 学校坚持与企业全方位合作共赢,根据我校专业设置情况,已与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金属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冶金渣分公司、中建三局、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而密切的联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百余个稳固的实习就业基地。我校专科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均在90%以上,居湖北省同类院校前列。据2016年底学校跟踪调查数据显示,我校应届专科毕业生总体月平均工资近5000元,某些技术类专业的月工资甚至近万元,在同类院校排名靠前。通过企业回访,发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专科毕业生技术应用能力较强,个人综合素质和知识能力较高,满意度高达100%。

热点问答

Q:学校的办学性质是什么,在哪些地区招生?

A: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湖北省教育厅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

学校设有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面向全国二十一个省(市、区)招生,欢迎全国各地广大高中毕业生报考。

Q:学校共有多少个本、专科专业,分别在第几批次录取?

A:学校目前共开设有64个本、专科专业,大部分专业实行文理兼招。本科层次录取,湖北省外大部分在本科第二批次,个别省份在本科第一批次。学校在湖北省招生代码为3308,分四个批次进行录取:艺术本科(二)、第二批本科、技能高考本科、高职高专批。

Q:学校在录取时专业是如何分配的,入学后能转专业吗?

A:我校优先满足第一志愿填报的考生专业;湖北省外所有考生及湖北省内专科考生入学报到时可申请调换专业,湖北省内本科考生入校学习一学期后可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经学校批准后可调换专业。艺术类学生不能转入非艺术类专业,非艺术类学生不能转入艺术类专业,文科类学生不能转入理科类专业。

Q:学校有哪些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

A: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为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工商管理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省级首批重点培育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同时被列入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市场营销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是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Q: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辅修双学位吗?

A:可以,双学位,即辅修二学位。辅修二学位指本科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第一专业,即指学生入学时所选专业)的同时,又修读其它学科门类专业(第二专业,即指学生入学后兼修的专业)。其主、辅修专业的学业水平均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同时取得两个学士学位称为“双学位”。

Q:学校开设有哪些专业的双学位班?

A:学校鼓励学生辅修第二学士学位,现已开设英语专业为双学士学位授权专业,2017年拟增工商管理、会计学和工程管理这三个专业为双学士学位授权专业。

Q:本科学生如何继续深造?

A:①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从2015年开始,我校与武汉轻工大学联合招收机械工程硕士研究生。被录取的学生享有与武汉轻工大学同类硕士生相同的参评各类奖学金的机会,并按照国家政策,为联合培养硕士生发放国家助学金。我校为联合培养的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购买医疗、意外伤害保险,提供与武汉轻工大学同类硕士生相同的待遇,负责日常管理等生活保障,并将充分利用我校湖北省绿色风机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平台,选定研究生培养方向,计划研究课题,安排研究经费,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②我校与湖北工业大学开展联合共建,我校将选派优秀本科生跨校到湖北工业大学选修课程、辅修第二专业、攻读第二学士学位、报考相关专业研究生。

Q:学校生活环境如何?

A:学校宿舍实行公寓式管理,每栋公寓均有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寝室内设有冷暖空调、热水器、盥洗卫生间。每栋学生公寓内安装多台自动投币洗衣机及电开水器,方便学生洗浴、洗衣及饮用水。

学校现有学生食堂两个,接待中心一个,菜品丰富多样,环境优雅舒适。此外校园超市、面包房、文具店、健身房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Q:填报我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A:①在充分了解我校专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发展志向、特长、身体条件等,结合我校历年录取分数,将我校填在第一志愿或平行志愿第一位置。

②填报志愿时应明确注明服从专业调剂。

③填报志愿后应主动与我校取得联系,告知个人填报情况,表明录取意愿。

④及时关注我校招生网相关招生信息(http://zsb.wuit.cn/)。

中外合作交流项目

新西兰“专升本”和“本升硕”项目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出国深造、开阔视野,成为国际复合型人才,国际交流合作部与新西兰商学院现推出“专升本”和“本升硕”项目。为我校普通专科和本科同学提供出国留学绿色通道。

项目优势:

1.入学免雅思:学生可在抵达新西兰后,参加新西兰商学院英语考试,通过后即可开始正式的专业课程学习。

2.英语培训奖学金免费课程:新西兰商学院为协议学校的学生提供为期16周的英语奖学金免费课程,学生语言学习结束后可开始正式的专业课程学习。

3.节省费用:本项目学生支出一年国外费用,即可获得3年海外留学的同等待遇,与全程境外学习相比,费用节省至少3倍。

4.勤工俭学机会:就读L7本科课程和硕士课程期间,政府批准留学生每周20个小时兼职工作时间,新西兰商学院将协助学生安排兼职工作,目前新西兰最低工资标准为60元/小时,可缓解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

5.新西兰工作和移民机遇:学生有两次申请一年开放式工作签证全职工作和移民机会——分别是新西兰商学院七级本科课程毕业后和林肯大学或梅西大学硕士毕业后,学生就读课程均可获新西兰移民加分。

赴美带薪实习项目

本项目为美国政府制定的教育及文化交流项目,基于美国政府于1961年通过的教育及文化平等交流法案(Fulbright-Hayes Act)而制定的,此项目已经在欧洲、美洲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成功运作了40余年。每年都有近15万国际学生持交流访问学者签证利用他们的暑假,进入美国企业进行为期2~4个月的带薪实习工作。项目引进中国开始就得到了全国众多大学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学校和学生的分布遍及全国23个省市、地区,经过几年的成功运行,已经有数名同学成功赴美。

项目给学生的收获:

纯英文环境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宝贵的海外工作经历可增强就业竞争力

感受外企工作氛围可提高工作能力

良好的签证记录,为后期去往世界各国建立基础

结交国际朋友,建立海外友谊

有机会获得海外企业的实习鉴定,为留学和求职提供更多机会

招生报名周期:

9月1日-12月31日

学生配岗周期:

11月15日-3月1日

学生实习周期:

6月5日-9月20日

中美联合培养硕士项目

一、项目学校

项目美方学校纽约理工大学(以下简称NYIT)是经全美MSA认证的一所综合性A级大学,连续6年被US News & World Report评为全美最好的研究生院之一。比尔.盖茨曾在NYIT发表演讲,提出“I-Generation”挑战的观念,并被授予校长荣誉奖。NYIT的毕业生在北美就业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力,如AT&T、IBM等各大型企业均可找到NYIT毕业生活跃的身影。

学校的商学院授课地点为曼哈顿校区,坐落于纽约哥伦比亚中心附近,面对百老汇大道,与之交界的还有时代华纳公司总部、中央公园,距离举世闻名的华尔街咫尺之遥,因此学生通常会前往华尔街众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开展课外实习与兼职,极大的丰富了就业经历,也大大提升了毕业生的竞争力。

二、项目特点

1.项目课程设置为中美高校联合培养;

该项目不是停留在仅参加一个出国考试类课程,或是出国再读本科,而是彻底将美国知名高校硕士阶段的课程融入到武昌工学院的日常学习中,属于中外高校合作培养的升学项目,为亟需提升自我的工院学生们提供了可靠的升学与海外深造渠道。

2.节约时间,可提前毕业走向社会;

如正常赴美留学,需在美国修读2年或更多时间;如遭遇语言考试失利或申请失误而耽误当季入学,则毕业时间更拖后。选择“联合培养硕士”项目,大三后即可在校内开始研一课程,且同期就开展语言强化,赴美攻读一年后就获硕士学位,这将大大缩短境外就学时间。

3.大大节约留学费用;

在美国正常读硕士总开销约为50-70万元人民币,加上出国语言培训费、申请费、中介费用等,总开销不低于70-90万元。选择“联合培养硕士”项目,除了可节约一年时间外,在美国最后一年总花费只在30万元左右。显而易见,选择“联合培养硕士”项目可节约50%左右的留学费用。

4.入学有保障,且有更多申请选择;

选择“联合培养硕士”项目就读,结业时经考核达标,将直接获得NYIT录取,随后办理签证和赴美手续。如语言成绩暂未达标,可前往NYIT先开展语言强化,待语言合格后直接配读正式硕士课程。

如有学生学业优异,在确保可被NYIT录取并转学分的前提下,还可为学生申请包括常青藤院校在内的其他任何一所美国院校。

三、授课模式

“联合培养硕士项目”由中、美双方共同设计课程,并配备日常教学所需的中、外籍教师。该项目培养采取“1+1”授课模式,即国内一年,美国一年。学生在国内的一年学习将与大四阶段套读;待完成国内阶段的学习后,再赴美国攻读余下的一年硕士课程。NYIT认可学生在国内一年学习阶段的学分,并将之纳入自身硕士教学体系。

项目国内阶段授课课程主要为NYIT硕士一年级的12门专业课,共18个学分。在开展专业课同时,还将开展雅思语言强化课程,以弥补项目学生的语言水平不足,方便日后在国外继续攻读。

四、课程设置

项目国内阶段专业课共12门,分别为会计学原理、管理会计、经济学原理上、经济学原理下、金融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统计学、生产及运营管理、经营管理学、商务政策与战略。

学生每周正常上课五天,晚上用于复习和自习;详细课表待开班后,由教学负责人和班主任落实好学生的院系、专业及本身情况后另行拟定。考虑到学生需投入较大精力学习语言,所以雅思课程在学习前期会占据较大比重。

五、项目专业方向

本“联合培养硕士项目”共提供五个管理硕士专业方向供申请:

管理学、会计学、决策科学、金融学、市场营销学。

六、招生范围

1. 武昌工学院大三在读/大四学生(注:学生本科阶段专业不限);

2.已大学毕业但有意愿赴海外留学深造的武昌工学院本科学生。

七、项目收费

国内研一阶段课程、语言强化课程、教材费、教务管理、课程描述、院校申请、签证培训等共计人民币78000元。

(注:如该研一阶段课程在美国完成,语言强化课程、学分课程加上生活基本开销总费用约为人民币30-35万元)。

八、报名咨询

武昌工学院国际交流合作部 许老师 88156938、13971070020

报名地点:校图书馆对面育知楼外国语学院行政楼五楼501室

教育部高校实践教学装备研究中心

教育部高校实践教学装备研究中心于2014年3月在武昌工学院成立,该中心是经教育部装备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全国首批14个教育装备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之一。

该研究中心以推进教育装备现代化为目标,围绕教育装备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共性问题、关键问题开展研究,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发展趋势,提高我国教育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积极探索教育装备研究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在教育装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使我校科研学术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该研究中心由校长(董事长)李勇任领导小组组长,下设办公室和经管研发部、工学研发部、文学艺术研发部四个部室。

绿色风机制造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绿色风机制造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是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财政厅批准成立的湖北省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单位。该协同创新中心以武昌工学院为牵头单位,联合湖北省内装备研发制造领域具有突出优势的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动力学院,风机行业大型企业湖北风机厂有限公司、武汉鼓风机有限公司,风机应用企业荆州市峪口禽业有限公司、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参与单位,围绕绿色风机设计制造相关项目,利用高校人才优势、知识创新优势,利用企业技术创新优势、生产平台优势,采用校-校、校-企合作以及校内学科交叉合作的协同创新模式,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科技资源与生产应用体系相结合的“科研-制造-应用”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绿色风机制造协同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协同创新中心遵循“湖北省2011计划”的总体精神,按照“国家急需,省内一流”的总体目标要求,围绕国家节能减排、加强环境保护和振兴湖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精神,以绿色风机制造为特色突破口,深入开展装备制造领域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创新机制体制改革,有效聚集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和要素,将“绿色风机制造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打造成为湖北省风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基地,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全面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高教司关于公布有关企业支持的2016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的函》(教高司函[2017]1号)。武昌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张樊老师申报、高博应诺公司支持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获批立项。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精神,支持高校师生共同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以此推进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

一直以来,学校都高度重视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积极与企业进行产学研深度合作,强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与企业联合共建创新创业基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

此次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获批,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提供了良好契机,我校将继续强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严格遵循“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以完善教学条件和质量保障为支撑”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加强项目的培育发展和组织管理,在成果转化、平台延伸、合作深化等方面继续努力,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着力培养更多“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湖北省“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

2016年12月19日,湖北省教育厅公布了《2016年度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鄂教高函〔2016〕35号)。湖北省实施系列“卓越计划”项目以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围绕人才培养规格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对接的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实务部门建立战略联盟,形成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合作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评价标准,共同设计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共同组织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践平台,促进专业链与创新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实践环节融合发展,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打造湖北经济升级版提供人才保障。武昌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成功获批“荆楚卓越工程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

机械工程学院

咨询电话:027-88107896 网 址:http://jx.wuit.cn/

院长寄语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经济腾飞、有梦可寻的时代,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只有丰富知识,扩展智慧,增强能力,才能成为时代的有用之才。

机械工程学院以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秉承“厚德、笃学、自强、求新”的校训,彰显出全面发展、突出特长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教师专注教研科研、倾心教书育人的环境,营造出学生刻苦好学,全面发展的学习平台,造就出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机械工程技术人才。

同学们,十年寒窗苦读已成过去,人生新的征程即将开启。机械工程学院为你搭建实现理想的舞台,助你学业有成,走向成功的明天。今天的大学生,明天的工程师,机械工程学院欢迎你!

文友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主持完成了教育部课题“计算机农业物料吸附性能分析系统”、省攻关项目“红芯鸭蛋生产关键生产技术研究”和星火计划项目“蛋鸭养殖和蛋品加工新技术开发”。荣获省部级鉴定科技成果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2007年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获湖北省优秀论文并被推荐参加全国百篇博士优秀论文评选。2010年和2012年指导的本科学位论文获湖北省优秀论文奖。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机械工程(工业机器人方向)等三个四年制本科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一个三年制专科专业。

机械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7名,80%以上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任课教师中教授7名,副高职称教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2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3人。

学院分别建设了机、电、液压气动、测控、计算机等20多个基础与专业实验室,一个包含工业机器人、数控仿真、CAD/CAM、3D打印的机械创新实验室,以及可进行车、钳、刨、铣、铸、焊和数控加工的机械工程实训部。学院与近20家企业建立了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学院构建“知行交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形成CAD/CAM一条龙的教学、实训体系,培养现代制造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机械工程学院教科研成果斐然,先后获批“湖北省绿色风机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湖北省第二批试点转型专业及省试点学院;经湖北省学位办批准,学校与轻工大学联合招收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学位授予率和考研率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学生每年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特等、一至三等不同奖项100余项。

学院将继续坚持以培育应用型人才为中心,根据“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断创新教育方法,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让行业认可、企业欢迎、学生受益、家长满意。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工学学士学位)

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本专业设置现代制造技术、流体机械设计与制造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三个专业方向,以培养能够在工业生产部门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装备的维护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

主要课程:机械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工程流体力学、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原理与编程、通风机原理与制造、电工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CAD/CAM、冲压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

机械工程 (本科 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以机、电、计算机三结合为技术平台,以工业机器人为发展方向”,培养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CAD/CAM、机床电气与PLC控制、编程与调试、电工电子技术、变频器原理与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安装等。

工业设计(本科 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熟悉现代制造技术,具有较强的工业产品设计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企业、设计机构和公司从事产品开发与研究、产品造型设计、产品改良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计素描与速写、工业设计效果图技法、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程序与方法、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产品结构设计等。

就业前景:“工业设计”已成为我们国家、企业大量创造知识产权的黄金水道。在这个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时代,工业设计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纽带。工业设计人才在未来有极大的升值潜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三年制专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着重通过实验实训实践和各种技能培训,体现技能培养的特点,使学生获得机电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基本训练,具备运用本专业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机电工程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敢于创新的工作能力,能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运行管理方面的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工程制图、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CAD/CAM、机械制造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机床故障与维修等。

优秀学子

洪琪,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1203班学生。

在校期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和校级甲等奖学金三次,连续三年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在毕业时顺利考上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苏浩,中共党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3届毕业生。

现就职于全球最大的混凝土设备制造商三一集团,担任三一重工泵送事业部搅拌站工程师,负责三一湖北区域搅拌站新站整体方案规划、旧站升级改造工作。

吴林峰,机械工程学院2013级学生。

在校期间曾获得NOC高等学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国家二等奖、信息技术创新大赛湖北省一等奖、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湖北省二等奖。今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严方印,中共党员,2016年毕业于机械工程学院。

现已考取2016年湖北省选调生,就职于丹江口市丁家营镇人民政府。

张成,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1202班学生。

在校期间取得了多项优秀科研成果,曾获得六项国家专利,发表论文一篇。现就职于国内最大的油锯等园林机械产品制造商和供应商—浙江中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公司研发中心技术骨干一职。

校外实习基地简介

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一直是机械工程学院教学的重心。目前,机械工程学院校内建有设施齐全的专业实践操作实训中心、机械基础实验室、机械专业实验室以及现代化的创客中心等,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机械工程学院先后与东风商用车公司发动机厂、东风模具冲压技术有限公司、湖北省风机厂有限公司、武汉亚美阀门制造有限公司、湖北三三重工有限公司、深圳博美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和怡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华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太行山大峡谷诚艺农庄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这些基地企业既有湖北老牌大型国有企业,也有发展迅速的现代化智能型民营企业,是机械领域的领导者及改革创新的引领者,其企业年生产能力强,生产流水线先进,覆盖专业知识面广,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随着专业领域的扩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机械工程学院还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东风商用车发动机厂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发动机厂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麓,创立于1969年,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生产汽油、柴油、天然气发动机的制造厂,建厂至今已累计生产发动机近300万台,是我校及众多高校生产实习的实习基地。

深圳博美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博美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分支机构分布于德国汉堡、意大利博罗尼亚,生产基地分布于湖北、安徽芜湖,是一家自动化产品全球性生产厂商。推倡机器人技术在工业领域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帮助客户更快更好的建设自动化生产线,让机器人的使用尽量简单。

土木工程学院 咨询电话:027-88145982 网 址:http://tmgc.wuit.cn/

院长寄语 以学生为本,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希望同学们放慢脚步,打好基础,能静下心来学习,沉下心去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我坚信,你们的收获会很多,明天会更美好。

胡其志 教授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法国里尔科技大学访问学者、国际岩石力学

校园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白沙洲大道110号

官方电话:027-88151188,18908653308,18971653308

学校口碑 更多>
学校地理位置优越,学风较好,老师和同学之前很像朋友,在一起非...
学校靠近武昌火车站,交通方便,师资力量雄厚,老师待人很有亲和...
学校面积不大,学习风气很好,自己想学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硬...
学校学习氛围很好,图书馆人很多,学习氛围很好,学校会计学的有...
武昌工学校属于一个管理比较严格的学校了,相对于其他很多学校来...
同类院校
微信扫码 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