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
四年 本科(普通教育)
培养目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范畴,是一门横跨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的新兴专业,主要是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基层政权和社区、社会团体及非政府部门培养德才兼备、具备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掌握新型管理理论与技术的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
本专业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按公共管理类进行大类招生。
专业核心课程
本专业主要以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为依托,其核心知识是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即:公共政策与分析、公共经济学、公共危机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管理调查与研究方法、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等。在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应能够了解当代国际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熟悉新时代背景下公共管理领域的新问题及相关政策法规。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学、管理学原理、行政法学、社会学、公共政策与分析、公共经济学、公共工程项目管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关系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师资情况
本专业师资力量齐备,科研实力较强。目前从事专业教学的老师共有11人,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人,是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
近三年以来,该师资团队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4项、国家自然基金1项,全国教育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局级及横向课题若干项。研究成果为各级政府的决策及相关单位的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高质量的科研工作使公共事业管理教学团队能够更加适应我国公共管理领域的需求变化和学术研究的最新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此外,教学团队多年来坚持聘请校外兼职教师,通过与专职教师的沟通交流以及面向学生的课外讲座,及时将实际工作部门最新的政策和业务引入教学。
专业特色
本专业培养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与各种实践比赛活动的对接。以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将公共管理专业“社会实践能力”内涵分解为5项基本专业能力(写作能力、调查能力、公关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组织能力)和3项高级专业能力(策划能力、设计能力、谈判能力),逐渐打造了“突出能力培养,突出社会实践”的“双突出”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运用“四位一体”(社会调查、社会兼职、社会活动、项目研究)的社会实践形式,狠抓四个着力点的建设(组织建设、实践基地、专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制度建设),提升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