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四年 本科(普通教育)
(1)专业剖析“交通强国”与“一带一路”是国家发展战略与倡议,道路、桥梁、机场、铁路、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与管理始终践行这一战略的核心,未来二三十年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为新时代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实现人生梦想的舞台。本专业历史悠久,可追溯至192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铁路建设科。目前,我校是C9联盟中唯一开设本专业的院校;专业已进入世界一流学科群建设行列,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有“茅以升班”;具有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通过了国际评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认证)。专业下设道路与机场工程、桥梁工程、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方向工程三个方向,通过四年的学习与实践,为交通行业培养“地标工程的设计者,超级工程的创造者,圆梦工程的探索者,交通强国的引领者”的精英型人才。在新工科与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本专业重点着眼于智慧道路桥梁设计与建造、智慧路桥管理运营系统、智慧路桥防灾减灾系统等方向,为中国从交通大国到交通强国、走出中国引领世界、打造地标性的国之重器培养未来型高端人才。同时,本专业与土木工程学科、管理与工程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市政与环境工程学科等密切相关,具有校内多学科综合的优势。(2)人才培养本专业面向道路、桥梁、机场、铁路、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与管理行业,通过四年的学习与实践,具有信念执着、品德与人文素养优良、知识与工程实践经历丰富,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并考虑经济、环境、安全及法律法规等制约因素解决道路桥梁工程实际问题的过硬本领,拥有创新精神、终身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国际视野及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毕业后能够在道路桥梁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研究、设计、技术开发与咨询、组织管理与决策、研究与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并在毕业后五年内成为道路和桥梁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与管理骨干。(3)师资情况专业现有专职教师42人,其中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13人(含兼职2人)、副教授18人,35位教师具有出国留学经历,其中国家级优秀人才9人次、省部级优秀人才8人次。具有黑龙江省头雁团队1个、交通运输行业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谭忆秋,女,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优秀人才。现任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学科学术带头人、交通部交通安全特种材料行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黑龙江省复合材料学会理事、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沥青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沥青混凝土分技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是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等奖励及荣誉称号20余项。近五年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冯德成,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优秀人才。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分会理事、黑龙江公路学会理事、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主要从事道路与机场结构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8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3部、编著3部。张连振,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理事。先后主持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一批省部级重点项目和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2018年,获“项海帆杰出桥梁青年奖”。葛勇,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材料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学会建材分会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分会理事兼高性能混凝土专委会副主任。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住建部项目、黑龙江省交通厅重点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专题、子项等30余项。 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中国市政协会一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技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EI检索50余篇;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学名师奖;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基础教学带头人、黑龙江省精品课土木工程材料课程负责人。(4)课程体系专业下设道路与机场工程、桥梁工程、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方向,特色课程分别为:道路与机场工程方向:材料力学、交通土力学、道路工程材料、结构设计原理、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机场工程规划与设计、轨道工程、工程经济与管理、道路景观与环境设计、公路养护与管理等。桥梁工程方向:材料力学、交通土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结构设计原理、道路勘测设计、桥梁工程、桥梁基础工程、桥梁抗风抗震基础、大跨度桥梁、钢桥、桥梁建筑美学、隧道工程等。先进材料科学与工程方向:土木工程材料、道路工程材料、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性能、混凝土材料科学、混凝土工艺学、先进道路建筑材料、特种混凝土等。此外,由国外知名大学教授兼职开设全英文课程、专题讲座十余门次,多门课程为我院教师与国际知名大学共建课程,为开阔大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国际交流水平奠定基础;由国内知名设计研究院与企业技术高管开设讲堂,讲授行业当前热点、技术创新与实践等,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造就行业领军人物创造条件。(5)科研实践拥有寒区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与安全保障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交通安全特种材料与智能化控制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西部地区特殊环境下公路养护交通运输行业协同创新平台、公安部寒冷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基地、黑龙江省寒冷地区道路工程建养及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欧交通基础设施先进技术研究中心等行业平台。近5年,本专业方向国家级项目共有33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项目3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项。省部级重点项目共有32项。近5年科研到账经费达到1.2亿;获得国家级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4项,中国公路学会科技奖10项。对公路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6)学生国际交流、留学项目建立了广泛的国际科研合作及研究生联合培养关系。与国外多所国际知名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华盛顿州立大学、罗格斯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签署“2+2”、“3+2”和“4+1”培养协议,入选学生可获取国外高校硕士学位。聘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ImadAl-Qadi教授为本学科首席学术顾问。邀请国外知名学者讲学50余人次,出国参加境外学术会议50人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主席4人次。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Tech)、佛罗里达大学(UF)、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CSU)、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OSU)、田纳西大学(UT)、华盛顿州立大学(WSU)、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德国亚琛工业大学(RWTHAachen)、俄罗斯莫斯科汽车公路学院、日本北海道大学(Hokkaido)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广泛交流、合作关系,与华盛顿大学建立了先进交通技术联合实验室。(7)毕业生去向毕业去向: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大,就业面宽,主要从事设计、管理、建设、教学、研究等工作。本科毕业生就业率100%,其中50%以上继续攻读研究生。就业单位: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壳牌公司、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深造院校: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我校等。境外深造院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美国西北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8)权威推荐习近平总书记:互联互通是贯穿“一带一路”的血脉。实现互联互通,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习近平谈交通强国:要建设更多更先进的航空枢纽、更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运输部书记杨传堂:让交通基础设施更顺畅地“通”起来,着眼全局,经略周边,聚焦重点,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通道、节点建设。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一带一路”建设,交通运输要先行。(9)知名校友张肖宁 著名道路工程学者,七九级硕士生,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副校长。寄语:“读书为了什么?在我看来就是为了报效祖国!”关昌余 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带头人,七七级本科生,原交通部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寄语:“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交通发展前景更加壮阔,建设更便捷、更智慧、更贴心、更美丽的交通体系,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刘自明 著名桥梁工程专家,七九级本科生,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寄语:“各种独特的挑战,正是桥梁的迷人之处。我们在国内外累计建造各类桥梁近3000座,无一发生质量事故。未来借助桥梁建设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加上建桥人的不懈奋斗,中国桥梁作为中国制造”的又一国家名片,必将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