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工程
四年 本科(普通教育)
专业简介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技术学院酿酒工程专业,可追溯于1958年原北京轻工业学院成立的“发酵工程”专业。近年来,为了满足我国酿酒行业对人才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我校于201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了酿酒工程专业,并在“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被列为A+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具备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等基础理论知识,系统掌握酿酒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在中国白酒、黄酒、啤酒和葡萄酒等酒类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设计、工程设计、生产管理、质量检测、教育教学、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特色与优势学科专业以科研创新为主,以教学基地与人才队伍为基,强化实践办学特色。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策略为手段,开展“教授科研实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实施“全程全员导师制”,导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积极扩展学生实践渠道,通过学生竞赛活动形成对学生科研训练的全方位提高。主持和完成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以及省部级和企业委托项目近30项,到位经费1654 万元;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励6项;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 和EI 收录100多篇;授权专利10多项,出版著作10多部。本专业发挥自身研发优势,目前已与20余家知名酒企(宜宾五粮液、四川泸州老窖、四川郎酒、北京牛栏山等)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师资力量专业带头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现任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全国政协委员。孙宝国院士长期致力于白酒化学研究,并先后提出了白酒和黄酒是中国的“国酒”,研究导向是“健康风味双导向”,品质提升方向是“内寻外加、自然强化”,发展方向是“生产现代化、市场国际化”,“适量饮酒有益身体健康”,白酒英文翻译是“Baijiu”、黄酒的英文翻译为“Huangjiu”等观点。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荣获2019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21年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酒业重大科技贡献人物”。本专业现拥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包括教授4人,副教授9人,副研究员2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1人,助理研究员1人;拥有黄大年教学团队1支,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和市级人选2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国家级品酒大师1人。主干课程酿酒导论、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白酒工艺学、啤酒工艺学、黄酒工艺学、葡萄酒工艺学、酒类风味化学、酒类品评和勾兑、酿酒机械与设备、酿酒工厂设计、酿酒工业分析等。实践教学专业依托中国轻工业酿酒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中国白酒健康研究院等多个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总实验面积近4200平方米;拥有多维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多级质谱联用仪、同位素分析仪等世界一流的白酒风味化学分析仪器,总价值约5000万元,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本专业与北京牛栏山酒厂、河北承德板城酒业达成战略合作,共建立校外实习基地2个。就业与深造毕业生就业范围广泛,包括在政府职能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及流通监管、在知名酒企从事酒类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质量检测,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以及报考研究生或出国留学进行继续深造。本专业拥有杰出校友包括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安军、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牛栏山酒厂副厂长魏金旺等。